“教育的根本,不在于老师手里有没有教鞭,而在于父母的态度和素质”,你怎么看_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前教育基础
“教育的根本,不在于老师手里有没有教鞭,而在于父母的态度和素质”,你怎么看
我本人一向认同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但是把教育的根本全部放在家庭教育上明显是不合适的,假设教育的根本在于父母的态度和素质,那么老师的价值何在?学校的意义又在哪里?所以我不认同题中的观点。
不能否认,个别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确实有待商榷,家长本身的素质也差强人意,如果按照题中的观点,这样的家庭就永无出头之日了。但是事实上,父母态度和素质都很好的孩子并不见得就比别的孩子好很多,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孩子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对他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些孩子不愿意听父母的话,反而会听老师的话,这本身也说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
只不过现在的自媒体很发达,把教师和家长的矛盾放大了而已,实际上很多老师在和家长充分沟通后,家长的态度也会向好的方向改变,毕竟天下的父母都愿意自己的孩子能学到知识,改变命运。
这个话题很沉重也很深刻,老师的教鞭与家长的修养和素质在现代的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教育不同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是师者为尊,一日为师终生为长辈,在中国古代教私塾的老师可以因学生调皮和不听话而惩戒自己的学生,一个戒尺下去学生就会出现一道红印,有的更严厉的私塾先生用自己的长长的、滚热的黄铜烟袋头一敲学生的脑袋上就会出现一个小的鹌鹑蛋,即使私塾先生这样做,学生的家长因为自身教育和休养也会感激他孩子的先生,几乎都不会去责怪先生,因为做家长的心里很清楚严父出孝子,严师出高徒。
现在则不然,看到几则老师出事的消息,老师被逼无奈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去辞职,有的结束自己的生命,究其根本原因我们认为是竞争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做家长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但是又掩饰不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无奈,有些个别过激的家长则把这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强加给自己的孩子的身上,同时又把自己人为的愿望强加给孩子的老师。所以一旦自己的孩子不争气或者老师稍有过失的时候则把自己内心的不满和莫名期望的焦虑强加给老师身上,因此导致这个人格缺失现象的发生。
这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被逼无奈的家长向自己的孩子发出歇斯底里的斥责和咆哮,更有甚者在大庭广众之下手舞足蹈的大声教训自己的孩子,有的把自己的内心不满和压抑迁怒于老师身上导致陆续出现种种悲剧。
实际上老师的教鞭以及学生家长的修养和自身素质应是相辅相成的,老师挥舞教鞭训斥自己的学生是老师工作价值的体现,家长的焦虑和工作压力则导致不能心平气和的处理与自己孩子的关系以及与孩子老师的关系,也是自身素质修养的另一种表现。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新的课堂知识,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新的课堂知识,家长的主要任务是配合老师教学计划,在家为人父母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在外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对孩子的期望心平气和的与老师交流沟通,通过这种友善的尊重他人的处理方式我们想我们的教育环境会很好,我们老师的教鞭也不会轻易落在学生的手上和屁股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师授业也会逐渐的发扬光大。
努力吧,尊敬的老师和学生的家长们,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育环境就像春的美丽、夏的炽热、秋的古诗、冬的严寒一样逐步的绚丽多彩、五彩缤纷,会充满欢歌笑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谢谢阅读。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前教育基础
教育的本质是信息传递。教育的基础功能是通过信息传递,提高动物生存几率。教育的高级功能是通过信息传递,提高动物(主要是人类)生活品质。
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在于它是幼儿的课程,是幼儿的活动,是幼儿的"问题一解决"活动。幼儿园课程决定了它具有对于幼儿行为而言的亲历性、行动性、即时性、整体性、真实性与探索性,同时还具有对于教师行为而言的发展性与支持性。
学前教育的实质是指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学前儿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哲学、人类学、生态学、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学科的发展,不断丰富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的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学前教育进入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