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起源辨析
一、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科举制度最初起源于隋朝,由分科取士而得名。隋朝之前,选拔官员由世家大族垄断,一心想报效国家的文人志士找不到入朝做官的途径,没有机会登上大殿,而官吏选拔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官员腐败的风气,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湮没。
隋文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首先对与政治紧密相关的选官制度进行改革,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这不仅是为了肃清官场腐败的风气,还是适应封建经济与政治的改革,也是封建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
到隋炀帝时期,隋炀帝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科举制自此创立,奠定了基础。虽然此时并未形成正式的制度,只是处于草创时期,却为不具备贵族身份的贤能人士提供了参政的机会,吸纳了出身下层阶级的人才进入统治阶级,使得有才能有学识的贤士能够有机会在朝廷任职,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同时对教育事业也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科举制度的产生并非偶然,自魏晋以来,世家大族所拥护的九品中正制度严重阻碍了阶级流动,垄断了官吏的选拔。随之庶族的崛起,这个制度严重损害了庶族一派的利益,九品中正制度受到下层阶级的强烈反对,科举制的产生已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然而隋朝是科举制的起源,此时的科举制度还处于草创时期,没有统一的规则约束,各方面制度还不够完善,只是初步确立了读书、应考和做官的基本框架。由此看来,科举制度还有待完善,在另方面来看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也将是封建政治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科举制,科举制分常科和制科两种,每年分期举行的称为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称为制科。
唐太宗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扩充学院,增加学院。在唐朝初期,秀才一科深受重视,后来逐渐废除,在这之后,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在武则天时,又有了殿试,排除了通过买通官员考取进士的现象,对于朝廷的人才任用有很好的促进,对完善科举制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对诗词歌赋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科举制至此得到完善。
唐朝初年,科举制的出现使庶族有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庶族的势力不断增加,在此期间也出现了“门第兴替”不常的变化。到唐玄宗时期,宰相三十多人,其中庶族宰相有18人,占玄宗时期宰相总数的半数,科举出身的有23人,占总数的大半

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出现为中下层阶级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世族大家会因此与官场断绝,虽然丧失了魏晋时期官吏选拔中的种种便利,但是在经济与教育资源方面仍然优于多数的庶族
对于科举考试,他们也同样重视,同样将科举考试作为能够跻身官场、谋取高官以光耀家族的途径,对于科举考试的热情并不亚于其他士人。
“士之美者,非贵胄之子而登卿相之位,况投笔而为王者师,挽车而为王者相,其白屋之士可自遗之战!”所以有了“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詙望之继也。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由此可见,科举制是庶族起家获得政治地位的途径,亦是世族大家维系门第,避免沦落替代的关键。唐代科举制度不仅巩固了统治,还笼络了官员,稳固了王朝的政权,也保证了官员对朝廷的拥护与支持。
此外,唐朝仍保留了察举的影子,很多文人志士在考试初期会将自己所写的文章拿给有名望的社会名流看,期待能够得到推荐。考官在批卷的时候也会将考生的名声作为参考,也由此能够将考生考场内与场外进行综合评比,做到综合考查。不过这也导致了考生与考官产生利益瓜葛,使科举考试产生的污浊风气,造成科举的不公平,这种风气在唐末尤为助长。
三、科举制的演变——明清
承袭隋唐时期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在宋元期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唐代相比,宋朝科举制度不管是规模上还是制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两汉以来的察举制度在宋朝废除,科举成为了取士的正途,科举的名额以及待遇也相继得到扩大与提高,考试时间与形式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到了元朝,科举制又分成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科举制度日趋严密,《四书》成了考题出处,然而在此期间,出现了明显的民族歧视。
明朝科举在继承宋、元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永制”的科举定式,是中国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演变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明清时期所实行的“八股取士”,将八股文作为一种固定的考试文体,还将学校的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将八股文作为固定的考试文本,将考试文体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客观,然而这严重禁锢了文人墨士的思想,统治者通过“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严重破坏了学风士气以及社会风气,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八股文取士使经史子集四部遭到冷落,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极大的冲击。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焚书坑儒)。"
四、科举制的废除——清朝
科举制度发展到清代并未得到好的延续与发展,清朝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然而在科举制度在清代贯彻了严重的民族歧视政策,满人拥有众多特权,甚至可以不通过科举便可以位居高官,虽然名义上是满人、汉人同试,但是参加考试的还是汉人居多。
没有得到延续与发展的科举制在清代逐渐没落,种种弊端日渐显露出来,虽然清朝在科举考试中的监考仍相当严厉,但是科举制度本身的缺漏并未解决,“不公平”在科举考试中愈演愈烈,最终科举制度在历经1300年历史后,逐渐消亡,最终在清朝被废除。
结语: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末,在萌牙时期催生出科举,经历了科举制度创立初期的稚嫩,经过了不断地完善,在此期间众多文人志士借此制度得以在政治舞台上一展才能,学习风气与社会风气也得以修正。然而,当科举制度平稳的天平出现偏移之后,哪怕历经千年之后,最终难逃消亡。
在科举制度之前,官场垄断在世家大族手中,庶族难以参政议政,随着庶族的不断强大,对于三公九卿制的议论越来越多,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科举制度的产生为众多出身下层却满腹才华的贤士提供了登上政坛的机会,同时为曾经紧握官吏选拨令牌的世家大族敲响了警钟,在选拔人才的同时,也督促了贵族阶级通过科举隆显家族的热情。
科举制的不断完善为考生谋取了公平,在封建社会中求得相对的官场公平是难得的,科举考试的内容、时间以及形式的不断改进为考试立下规章,使官场风行“有才能者胜出”的理念。
科举制度的消亡是遗憾的也是必然的,一种制度进入鼎盛之后,维持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明清的八股取士是科举制度消亡的一剂催化剂,到清末时期,科举制度既没有改进发展,也没有好的延续,反而在此基础上助长了民族歧视的坏风气,舞弊愈发严重,这是压倒科举制度的最后一根稻草,科举制度由此消亡。

科举制度盛行了一千三百年,当今对于科举制度的评价,由于着眼点不同,看法也各不相同。我们不能否认科举制度在历史推进以及文化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也不能否定科举制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看待科举制度,用理性的视角放眼于过去,带着改革完善的态度对先前的制度进行舍弃与改革
隋唐开科举,为什么考取的几乎全是名门望族之后
隋朝时,科举制正式诞生,但这只是雏形,到了唐朝时,科举制才得到发展完善。科举制的目的,我们都知道是想减少官员中士族子弟的比例,以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可隋唐开科举,考取的几乎全是名门望族,这是为什么?
经济条件限制。隋唐时,科举制还不够完善,政府对寒门子弟的学习没有多少补助,对于寒门子弟来说,科举是一项家庭负担,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的,这就造成了隋唐科举的寒门子弟人数少。而名门望族则不同了,不仅家庭学习氛围好,而且有学习的条件,不用担心读书会给家庭造成负担。所以在隋唐时,名门望族之后考取功名的人多,到了宋代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国家给科举的寒门子弟补贴,加上国家鼓励科举,采取措施维护科举的公平,所以宋代科举考取的很多都是寒门子弟。
而且隋唐时,受魏晋南北朝门第的影响,名门望族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与政治人脉资源,加之隋唐科举程序并不严格,所以名门望族的后代就有机会买通主考官,或者通过“公荐”的机会获得功名。而对于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来说,阶级差异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除了真正有才的人才能鲤鱼跃龙门。
总的来说,隋唐时还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家庭背景决定了孩子能够走多远,而没有背景的子弟只能脸朝黄土背朝天,应了一句“寒门难出贵子”。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