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字来源于方言“sǒng”,字面意思是胆小、软弱。但在现代汉语中,“怂”常用来形容人胆怯、犹豫不决、缺乏自信等负面情绪状态。它也可以表示一种被别人误导或者随波逐流的态度。
‘怂’字是什么意思呀?
“怂”字的读音为sǒng。
作动词时:
(1) (形声。从心,从声。本义:惊慌)
(2) 同本义
怂,惊也。——《说文》
将乍往而未半,怵悼栗而怂兢。——《文选·张衡·西京赋》
(3) 怂兢(惊惧)
(4) 怂恿
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 钟宇淳复怂惥,寰再上疏丑诋。——《明史·海瑞传》
(5) 怂恧(从旁鼓动)
“怂”字怎么来的?怎么解释?念二声?还是三声?
由甲骨文而来,读音:sǒng
释义:
形声。从心,从声。本义:惊慌
同本义 怂,惊也。——《说文》
又如:怂兢(惊惧)
怂恿
又如:怂恧(从旁鼓动)
常用词组:
怂兢[sǒng jīng] :惊慌。
怂慂[sǒng yǒng] :从旁劝说鼓动。
撺怂[cuān sǒng] :亦作“ 撺耸 ”。怂恿。
哄怂[hǒng sǒng] :劝说。
怂恿[sǒng yǒng] :从旁劝说鼓动。
读第三声,口语读第二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