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判纳兰性德的《咏史》?

1周前 (09-06 22:04)阅读1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23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479
  • 回复0
楼主

这首咏史诗写了两个历史人物,春秋时的刺客豫让和秦末汉初的谋臣张良, 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曾有过惊心动魄的刺杀敌人的举动,但结局却大不相同。豫让 为了给“知己者”智伯报仇,不惜毁灭自己,舍弃生的机会,义无反顾地走向死 亡。而张良则不然,他在每次行动之前都有“全身策”,最后才能辅佐汉高祖刘邦 灭了秦朝,为韩国报了仇。

  两个人对比,作者认为豫让“漆身吞炭”白白地增加了 肉体的痛苦,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不足以酬报国士之知。作者对他自杀的 结局表示了深深的惋惜之情,对他的鲁莽从事,不择方式,不计后果,持否定态 度。认为真正的英雄应像张良那样,不但有胆,而且有识,在功成之际急流勇退, 保全自己。

  实际上豫让在刺杀赵襄子时曾对朋友说:“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 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豫让知道 自己刺杀赵襄子的行为是难以成功的,他就是为了“义”而往,怀着必死的信心, 那么他也就不会为自己留一条后路,筹万全之策。

  他要通过自己的死,给天下以 及后世那些心怀二心的人做个榜样。正如汉•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所说: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0
回帖

如何评判纳兰性德的《咏史》?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