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最无耻的宰相是谁?他都有哪些为人不齿的举动?,五代十国时期最具无耻宰相,历史记录的黑名单

14分钟前阅读2回复0
wsygfsj
wsygfs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4812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6250
  • 回复0
楼主
五代十国中最为人所诟病的宰相无疑是石敬瑭。他曾背叛国家出卖河东,割让燕云十六州,导致中原沦陷;他还出卖汉献帝,成为篡位的大敌。他的为人不齿之处在于,一方面他自私贪婪,只图个人利益;另一方面他又善于权谋,懂得如何欺骗和利用他人。这些行为使得他成为了历史上最可恶的统治者之一。

五代十国最无耻的宰相是谁?他都有哪些为人不齿的举动?

自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后,大唐帝国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各地藩镇名义上遵从大唐,暗地里各行其是,俨然国中之国。

公元907年,朱温篡位,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曾经辉煌强盛的大唐帝国就此灭亡。此后,中国历史进入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时代。

古人云,“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乱世之中,天灾人祸不断。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每个人都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日子中。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过得还真不如太平盛世的狗快活。

然而,就在“五代十国”动乱时代短短70多年间,有一个人却混得风生水起。任凭改朝换代,江山易姓,这个人却始终身居高位,出任宰相,着实令人惊叹。

这个人就是冯道。

冯道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又是怎样做到屹立朝堂不倒的呢?

一、安贫乐道

冯道出身于耕读之家,像封建时代众多读书人一样,从小开始学习儒家经典,盼望着将来能够通过科举踏入仕途。成就个人的同时,顺便施展自己的才学报效国家。

但冯道很倒霉。他生于882年,恰逢唐朝覆亡前夕,国家动荡不安,各藩镇之间互相攻伐不断。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不是忙着打仗,便是逃荒避难,哪里还有什么心情读书写文章呢。

不过,牛人大都是怪胎,冯道也不例外。

冯道的祖先世代半耕半读,没有固定的职业,属于有文化的无业流民。家族基因遗传到冯道这后,产生了质变,导致冯道变成了嗜好读书,却又安于贫困的善良农家小伙子。

或许,孔老夫子欣赏的“安贫乐道”的颜回也不过如此吧。

冯道非常爱学习、爱读书。赡养父母之余,冯道唯一的乐趣就是读书。即使在大雪封门的寒冷天气里,或在布满灰尘的小破屋中,只要有书可读,冯道都会感到快活不已。

二、明珠暗投

皇天不负有心人,冯道的刻苦努力没有白费。天佑年间,20出头的冯道被刘守光看中,招聘为职工。

刘守光是当时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儿子,因为与庶母通奸和父亲断绝了父子关系。后来,宣武军节度使李思安攻打幽州,刘仁恭跑到大安山潇洒快活去了,不管幽州死活。危急时刻,刘守光率领军队击败了李思安,趁机占有了幽州。于是,刘守光自称卢龙节度使,囚禁了父亲刘仁恭,杀掉了哥哥义昌节度使刘守文,占有了两镇。

刘守光攻打中山的时候,询问幕僚的建议。年少的冯道总是陈述利害关系,劝诫刘守光。

刘守光什么人?他可是“杀兄囚父”的凶人,自然对冯道儒家式的说教厌恶非常。倒霉的冯道,忠心耿耿,直言相谏,却触怒刘守光,被刘守光扔进了大牢。幸运的是,没过多久,在朋友的帮助下,冯道获救,免于劫难。

从后来的人生际遇可知,冯道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可惜的是,少年冯道跟错了领导,摊上了刘守光这个莽夫夯货,跟着刘守光干了五六年,一直平平无奇,没什么特别的建树。

三、得遇伯乐

公元913年,晋王李存勖亲征河北,攻破了幽州,击败建立“大燕”政权的刘守光。仓皇之中,冯道逃到了太原,投奔宦者张承业。

张承业本是唐朝的宦官,后梁灭唐后,张承业便跟着晋王李克用,很受重用。李克用死后,张承业接受遗命辅佐李存勖,帮助年仅20多的李存勖除掉了叔叔、兄弟,坐稳了晋王之位。

刚开始,张承业安排冯道当小小的巡官。由于工作踏实,做人本分,文章又写得很好,冯道渐渐地得到了张承业的赏识。

当时有个人叫周元豹,善于看面相,和冯道尿不到一壶,向张承业诋毁冯道说:“冯道这小子,看面相是个没出息、没前途的人,您可不能重用啊!”

河东记室卢质知道后说道:“我曾见过杜黄裳司空的写真,冯道的面相和他酷似,将来肯定能受重用,周元豹的话不能信。”

由于冯道表现出色,张承业没有理会众人的说辞,举荐冯道当了霸府从事,不久升为太原掌书记,差不多相当于晋王李存勖的秘书长。

当时,李存勖兼并了河北,往来文件特别多,全部委托给了冯道。可见冯道能力还是挺强的。

四、辅佐唐庄宗李存勖

后梁篡唐后,晋一直是梁的劲敌。晋王李存勖灭掉刘守光,兼并河北后,解决了后顾之忧,开始专心对付梁。

李存勖率领晋军和梁隔着黄河对阵,一天,大将郭崇韬因为军中吃闲饭的将校太多,请求李存勖罢免减少。

郭崇韬本是好意,却没想到李存勖为此很是恼火,怒道:“我让效命的将校吃点儿饱饭的自由都没有了么?河北三镇让三军重新推举统帅,我要返回太原给贤能让路。”

当即命令冯道起草文告,向众人宣读。冯道提着笔迟迟不动,李存勖脸色凝重,不断催促。

想好了应对之词后,冯道劝道:“我掌管文书,不敢不敢履行职责。但是大王屡建大功,正在讨伐贼寇。郭崇韬说的不对,大王别理他就是了。如果把这事情弄得尽人皆知,那敌人说不定就听到风声了。到时候会笑话咱们君臣不合,对咱没有好处啊。”

李存勖知道这个理,只是说得气话。冯道正好给了个台阶,李存勖也就顺坡下驴了。郭崇韬赶紧来道歉,冯道在旁边帮忙说情,此事才算圆满解决。

因此,别人都很敬佩冯道的胆量。

公元923年,李存勖称帝建国,定国号为唐。冯道被授为省郎,充任翰林学士。唐灭梁后,冯道升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逐渐走向权力中心。

五、历任后唐宰相

公元926年,魏州、博州士卒哗变,攻入邺都。李存勖命同为李克用养子的李嗣源前往平叛。

令李存勖没想到的是,李嗣源不但没有平定叛乱,反而稀里糊涂地被叛军劫持,拥立为主帅。李嗣源没办法,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索性联合叛军真个反攻李存勖。

不久,李存勖部下突然发动叛乱,杀死了李存勖,李嗣源顺利攻入洛阳,继位称帝。

早在叛乱发生前3年,由于父亲去世,冯道便离职回家守孝去了。守孝期满后,唐庄宗李存勖召冯道为翰林学士。冯道才走到汴州,便发生了叛乱。

孔循劝冯道稍作停留,观望形势变化。冯道拒绝道:“皇帝召我入朝,我哪敢私自停留。”

冯道急忙赶往京师后,唐庄宗已被弑杀,唐明宗李嗣源继位称帝。

李嗣源向来敬重冯道,认为他有当宰相的材料,便任冯道为端明殿学士。一年后,冯道当上了宰相,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元933年,李嗣源崩逝,第三子李从厚继位,是为唐闵帝。冯道继续担任宰相之职。

可怜的唐闵帝李从厚,仅当了5个月的皇帝,龙椅还没捂热,就被老爸李嗣源的养子潞王李从珂干掉。

公元934年,潞王李从珂攻打洛阳,唐闵帝李从厚干不过,跑到卫州。面对来势汹汹的李从珂,冯道识时务地率领百官开城迎接李从珂,并拥立李从珂为帝。

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不久,因为和冯道不是一伙儿,罢去了冯道的宰相之职。但冯道毕竟德高望重,常年身居高位,李从珂为了笼络人心也不好刁难冯道。

继位后的第二年,李从珂看冯道变现良好,便升他做了司空,位居三公。

六、归顺后晋

唐闵帝李从厚即位后,任命姐夫(或者妹夫)石敬瑭到河北重镇当了成德军节度使,任命父亲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为河东节度使(辖区今山西北部地区)。

由于当时河北地区实力最大,李从珂心怀不满,才发动了叛乱。在石敬瑭的纵容、帮助下,李从珂顺利登上帝位。

李从珂即位后,对于手握重兵,占领重要地盘的石敬瑭心怀猜忌、忌惮。

石敬瑭害怕李从珂过河拆桥,在忧惧中起兵叛乱。但石敬瑭的实力远不如李从珂,为了对付李从珂,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并自称儿皇帝,请求契丹出兵帮自己对抗李从珂。在契丹的帮助下,石敬瑭实力大增,一路高歌猛进攻向洛阳。

李从珂见大势已去,绝望地自焚而死,后唐随之灭亡。

石敬瑭灭亡后唐,建立后晋,冯道再次被拜为宰相。

七、出使契丹

后晋的建立,可以说全靠契丹的帮助,后晋高祖石敬瑭也竭力讨好契丹。

后晋建立第二年,契丹遣使加徽号于石敬瑭。照例,后晋也应该派使者向契丹献上徽号。

派谁去呢?

当时谁都不想去北方那个可怕的异族国度,连自家皇帝都向契丹自称儿皇帝,使臣去了还不知道会受到怎样的侮辱呢。

当传命的官员胆战心惊地向冯道等中央大官汇报出使契丹的事情时,冯道一言不发,拿过一张纸来,大写两个字“道去”。

下属知道冯道要去,但心地流泪不止。冯道当即派人回家报信说,自己不回家了。就在冯道自请出使契丹当日,便住到了驿馆,没几天便出发北上。

早在唐庄宗李存勖时候,冯道的大名便传到了契丹国去。冯道回老家给父亲守孝的时候,契丹国正励精图治,逐渐强盛。契丹听闻冯道的贤名后,便想把冯道劫持过去。幸亏边境守将早有防备,才使冯道免遭劫难。

冯道快要到达契丹的西楼时,契丹国主仰慕冯道的贤名,准备去郊外迎接,被臣下力劝阻止才作罢。两年后,冯道安全返回后晋,晋高祖石敬瑭将政务全部交给冯道。

此时的冯道或许厌倦了政治,上表隐退。石敬瑭知道后,奏折都不看,赶紧派侄子石重贵去探视冯道,并传话道:“如果您不上朝,朕就亲自来请。”

冯道无奈,只能继续任职。

八、晋亡投汉

公元942年,晋高祖石敬瑭在病重之中,将幼子石重睿托付给冯道,让宦官将石重睿抱到冯道怀中,希望冯道能够像周公那般辅佐幼帝。

然而,晋高祖石敬瑭病逝不久,冯道却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为由,拥立石重贵为帝。晋出帝石重贵即位后不久,便在朝臣的挑拨离间下,疏远了冯道。

公元947年,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攻入晋都汴梁,灭亡了后晋。晋亡后,冯道投降契丹,与后晋降臣跟随耶律德光返回契丹。

就在北上途中,耶律德光突然病逝,冯道等人留在了镇州。

公元947年八月,建立后汉政权的石敬瑭的旧将刘知远,派兵收复了镇州,冯道便归附了后汉,被汉高祖刘知远任命为太师。

九、终老后周

刘知远称帝后不久,钟爱的长子刘承训病逝。刘知远痛哭流涕,以致于自己身体得了病。没多久,病重的刘知远含恨离世。

刘知远死后,他与李皇后之子刘承佑继位称帝。

刘承佑继承皇位时,前朝大将各自拥兵自重,皇权不振。不久,各地强大的藩镇便相继发动叛乱,全靠大将郭威才平定了叛乱。

刘承佑不满大权旁落,对手握重兵的大将心怀猜忌。郭威平定叛乱后,刘承佑竟想派人去诛杀郭威等有实力的大臣。郭威等人知道后,果断起兵反抗。

公元950年,刘承佑兵败后,在出逃途中被杀。郭威带兵进入京师,假意拥立汉高祖刘知远的养子刘贽为帝。

随后,听说契丹南侵,郭威率军北上抵抗,经过澶州时,被部下“黄袍加身”,返回汴梁,干掉了刘贽,篡位称帝,建立后周。

郭威建立后周后,冯道被拜为太师、中书令,继续担任要职。

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病逝,养子柴荣继位。柴荣继位不久,冯道病逝,享年73岁。

十一、名相还是无耻之徒

冯道是一个老实人,也是个老好人。由于他学问不错,文章写得好,得到了唐庄宗李存勖的重用。

在那个以军事武力为重的乱世中,冯道始终安分守己,做一个老实的读书人。

就像年少困窘时,安于贫穷,读书取乐,冯道在做官显贵以后,也没有野心膨胀,能够坚持初心。

由于他安分守己,文才出众,每次江山易主,冯道都能平安度过,且官越做越大。

冯道的一生不像那些个大将、开国之主般惊心动魄,充满传奇。但他历仕四朝十帝,始终身居高位,本身就是最传奇不过的啦!

在当时,人们纷纷传颂冯道美名,甚至比之为先贤诸圣。

但在后世,却有不少人对他破口大骂。因为他事君不忠,投降叛军,辜负幼主,还在出使契丹时媚侍异族。

司马光称他为奸臣,欧阳修在为冯道写传时,大费篇章写了一则女子为守贞洁,自断手臂的故事,以此嘲讽冯道厚颜无耻。

那么,冯道究竟是怎样的人呢?为什么有人骂他,有人又赞美他呢?

在我看来,冯道实在是个令人可敬可佩的,坚持真我的得道高人。

贫贱之时,不怨天,不尤人。孝敬父母,专心读书。

做官之后。忠于职守,关键时候敢于直言劝谏君主。

对同事,不贪权,和睦相处,秉公办事。

对年轻人,不分贵贱,着力举荐有真才实学的学子。

国家没人敢出使异族,他毅然决然,和家人不告而别。

叛乱迭起,他处变不惊,安抚臣民。

司马光、欧阳修等人囿于封建忠君观念,而对冯道所作所为深感不耻。

但抛开忠君思想,冯道并没做什么坏事。更何况,冯道为国为民确实是做了贡献了。

在那样的时代,一国之君尚且朝不保夕,还能指望冯道做得更好么?

有的人感叹李存勖等开国之主的雄才大略,却诋毁冯道,这难道不正是庄子所说的“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么”?

冯道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他有才华,却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拥有权力,却不会一心只想为自己谋求私利。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只是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力保全自己,保全亲戚朋友,如果有能力,也尽力去保全更多的人。

圣人的理念是好的,但却不能否认最真实的人性。我们不能让忠君的思想蒙蔽自己的眼睛,抹杀个人最真实的情感。

生而为人,能够做到无愧于心,便足够了!

难道不是么?

求几本轻松搞笑点的仙侠小说。要仙侠的搞笑的完本的?

这是妥妥的要我回答九鹭非香啊!她的书大多是仙侠,我不敢说全部看过,但百分之九十是看过的,都很好看。 花迟幕:《与大魔王被殉情之后》 花里寻欢:《青蛮》 九鹭非香:《三生,忘川无殇》、《一时冲动,七世不祥》、《与晋长安》、《招摇》、《几回魂梦》、《护心》、《百界歌》、《司命》、《苍兰诀》、《与凤行》、《师父心塞》、《千世曲》、《驭妖》 十四郎:《佳偶天成》 蜀客:《小凰不是仙》 杏遥未晚:《魔尊与神尊夫妇的伪装日常》 一枚铜钱:《六界搬运工》 以上都比较轻松,而且我都挺喜欢。

0
回帖

五代十国最无耻的宰相是谁?他都有哪些为人不齿的举动?,五代十国时期最具无耻宰相,历史记录的黑名单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