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女子给孩子母乳时要请奶娘?
能够请奶娘的一般都是比较有钱的人家,他们的妻子或者儿媳妇自然都是大家闺秀,或是千金小姐,受不了晚上哺乳,或者照顾孩子这种苦,所以都会请奶娘帮助自己喂孩子,照顾孩子的生活。
在古代由于身份地位的关系,帝王之家的孩子一般都不是亲妈的母乳喂养,而是专门由一个个乳母来喂养皇子公主们,正所谓一饭之恩,长大后的皇子们自然与喂养他们的乳母有着不同一般的感情,在古代女人奶水不足的现象很普遍,又没有如奶粉和牛奶之类的替代品,为了养大自己的孩子,只能请奶娘喂奶。
古代的奶妈是专指那些受雇给别人家奶孩子的妇女,以前皇宫中的奶妈又被称作乳母、奶婆、奶口、乳媪或嬷嬷等,人之初,必须依赖母乳才能生存,女性乳房的原始含义是哺乳,但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妇女只有在生育之后才会产乳汁,对于旧时宫廷中的奶妈而言,自己生下的婴儿饿得哇哇直哭,奶水却必须满足皇家子女的需求,这与母性本来就是相违背的,但生活所迫,没有办法,对皇家的妇女来说,雇佣奶妈哺育孩子可能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但对许多低下层贫穷的妇女来说,做奶妈似乎是她们天经地义的一种谋生职业。
奶娘们一般出生于平民家庭,民间的女子是以进皇宫为耀的,如果能选上成为某皇子的奶娘,那后半辈子就是衣食无忧享受荣华富贵了,死后还能得到厚葬,但奶娘的选拔制度是非常严苛的,奶水充足是最基础的,其次人品、相貌都要优秀,再者就是奶水的质量,奶水滴出后放在阴凉处阴干,如果没有异味、渣子就有机会入宫当选奶娘。
从历代中医文献来说,人奶被奉为养生至品,所以除了正常的饮食需要以外,诸如合药,炼丹,老年养生都需要大量人奶鲜品,奶妈就成为一种职业,另外如果入选御用奶妈,对于改善家庭地位,降低徭役税负都是有利的,再者历代战事纷杂,人口比例失衡,往往是丈夫出征,经年不归,妇女在家庭生活上困难,有怀孕的妇女无法生活,故而投身官宦,以充奶妈徭役课税征收。
还有一个原因,如果母亲奶水不足,在现在有牛奶或奶粉之类的可以代替,以前应该还不太普遍,为了养大小孩子,于是就找了奶妈,而有的奶妈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夭折之类的(以前的婴儿存活率不算太高,特别是穷人家的婴儿),就把母爱转到了另一个孩子身上,一般的奶妈都很疼她照顾的那个孩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自己亲自喂大的,而且有的孩子对奶妈比对母亲还要亲近,长大了也会对她养老,也是出于感恩吧。
1、怕痛怕吃苦,小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吵不闹敲可爱,但是哭闹起来也是很磨人的,尤其是孩子很容易饿,每天要吃很多次奶,尤其是晚上,那些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吃不了或者说不愿意吃这个苦,另外奶娘不光是喂奶而且要照顾婴儿,就像现代的人月嫂一样,只不过还要喂人奶而已,再说熬夜睡不好觉会影响气色容貌,对于富贵人家的夫人来讲是十分不愿意接受的,况且老公本来就就三妻四妾的,用心思保养自己肯定是要的。
2、为了不影响夫妻生活,古代富贵人家王亲贵族,男的都是三妻四妾的,女人韶华易逝,除了生了孩子绑牢丈夫的心以外,更是要趁着年轻多与丈夫相处,而喂奶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显然对于这些贵妇们是很大的潜在隐患。
宫廷中的奶妈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恐怕已不可考,为了加强对太子、世子的教育,在西周时期就建立了乳保教育制度,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据《礼记内则》中记载,太子、世子出生后不久,即“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她们分别承担母后的部分职责,师,教以善道者;慈母,审其欲恶者;保母,安其寝处者。”由她们共同负责太子、世子德性的培养与日常起居的料理,除“三母”外,当时的宫廷内还置有乳母,名义上是以乳汁哺育幼小的太子、世子,但实际上由于乳母与幼儿朝夕相伴,无形中其自身的道德、知识等素养对幼小的太子、世子们也具有很大的影响,故当时对乳母的选择也非常慎重,均择于大夫之妾或士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