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贾宝玉作完《姽婳词》之后,迅速改写了《芙蓉女儿诔》,这一行为的原因在于他对两位女子——史湘云和尤三姐的感情深厚。他希望以此表达对她们深切怀念与哀悼的情感。通过这种快速修改的方式,他试图以一种更加深刻和真诚的方式来纪念这两位曾经深受自己影响的女性。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他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他在小说中复杂多变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宝玉作了《姽婳词》后,回来立即又做《芙蓉女儿诔》,为何?
此乃《红楼梦》第七十八回的事儿。林四娘的故事说的是林四娘“精忠报国”,忠贞不二报效朝庭而“慷慨赴义”的壮烈故事。当是封建王朝追捧的节义豪侠,被认为是重于泰山的,贾政及其一帮幕僚文友自是“铁杆儿”的封建卫道士,他们对于这样“精忠卫国的女英雄”自然是赞誉有佳,宝玉自幼讨厌“经济文章”,不肯“读书”用功,但于闲杂市井类的书藉甚是在意,他借如此机会买弄其“文才”,以博得那清闲门客们的赞誉那也是自然不过的了。宝玉的《姽婳词》应是在贾政及其清客们的“威逼利诱”之下作就的(由贾政“执笔”),无非是为“英雄烈女”歌功颂德而已,不过,他也终不失“情种”心性,依然揣度出林四娘的“精忠报国”乃起因于恒王的“好色”![捂脸]“恒王好武兼好色,遂教美女习骑射。秾歌艳舞不成欢,列阵挽戈为自得。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通观贾宝玉的姽婳词,他对林四娘慷慨赴义的壮举表示钦佩之情也恰好是他“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并感浊臭”的写照,其实,字理行间也隐含了他对晴雯的悲悼,晴雯是贾母挑选的聪明乖巧,长像可人,又伶俐能干的丫头,贾母本以为堪供宝玉“使用”的。终因其侍宠清高,目中无人,数敌太多,最后不得以而被王夫人一帮赶出了大观园!晴雯长像娇艳美丽,侍宠撒娇,很得宝玉的爱怜,但她终敌不过花袭人的温柔娴静,大方得体。晴雯的死对于宝玉是很沉重的打击,他由小丫鬟梦见晴雯做了芙蓉花神而“联想奔逸”,看似荒唐的作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实则寄予了多情公子的真情实感与绵绵不绝的哀思。
我想,宝玉在受邀而作“应景”之姽婳词时就寄予了他对晴雯的怀念之情,由此而想到给她作《女儿芙蓉诔》以祭奠其亡灵,不枉公子“挂念”一场,实则《姽婳词》为《芙蓉女儿诔》所引起,诗文各有其妙,辞则金缕玉雕,情则雨惨风凄,虽是多情公子哥,而飘然不乏凌云之志!
壮哉!《姽婳词》!
美哉!情也——《芙蓉女儿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