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傅和刘正彦兵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争夺权力。他们认为唐玄宗在朝政上的独断专行,忽视了国家的实际需要和百姓的利益,导致了社会动荡和人民不满。他们希望通过兵变来推翻唐玄宗的统治,并建立自己的政权。这场兵变最终被武惠妃所阻止,未能成功。
建炎三年(1129)春,宋高宗逃至江南杭州,三月初,扈从保驾的御营司将领苗傅、刘正彦二人因不满高宗对自己赏赐感到不满,谋反作乱,他们包围高宗行宫,诛杀宦官及同佥书枢院事王渊等官员,并逼迫高宗禅位给幼子赵祐(3岁),改元明受,随后,由隆裕太后孟氏(哲宗赵煦之皇后)垂帘听政,高宗、孟太后、朱胜非(尚书右仆射)秘密与在外诸将吕颐浩、张浚联络刘光世、韩世宗等共同平乱,四月,高宗复位,苗、刘出逃不久被擒处死。
2.恭亲王奕訢的荣辱一生
恭亲王奕訢经历的荣辱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出生在1832年,死于1898年,奕訢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在道光年间,奕訢因为是道光皇帝的庶子,与兄咸丰争夺太子的位置,道光皇帝最终选择了太子奕詝,而奕訢则成为静贵妃所养的义子,在咸丰年间,奕訢一度因未得到皇上的信任而备受打击,咸丰五年(1855年),奕訢母亲静太妃病重,他请求咸丰晋封皇太后,却因过于自信而引起咸丰的不满,最终被贬出军机处,咸丰十年,咸丰皇帝病死,奕訢被排挤出顾命大臣之外,同治年间,奕訢参与政变,重新获得了权力,奕訢在晚年时期主持了总理衙门,并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奕訢的政治地位逐渐下降,最终在光绪二十四年病逝。
3.恭亲王奕訢的外号「鬼子六」来源
恭亲王奕訢的外号「鬼子六」源自其家族背景和个人性格,奕訢出身于皇室,是道光皇帝的庶子,因此常被视为「鬼子」,而他排行第六,故得名为「鬼子六」,奕訢聪明伶俐,精通多种学问,被认为是能够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因此也被赋予了「鬼子六」这一称号。
恭亲王奕訢的经历充满了荣辱兴衰,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有开创性的贡献,也有挫折和失败,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复杂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