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疫情后旅游业的发展
从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的通知来看,今年疫情后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可谓复杂多变,从1月26日起,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已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产品,这一决策无疑给旅游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已经过去了22天,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仍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于旅游从业人员的态度,乐观者认为疫情过后,旅游业将迅速释放需求,甚至有可能迎来类似于2003年非典时期的“报复性反弹”,他们坚信,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拉动力,这种信心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生活和工作保持热爱,对旅游这种精神产品的需求不仅不会降低,反而可能会提高。
从数据角度分析,虽然经济危机下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但旅游消费依然呈现出一定的潜力,根据《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不同客群对旅游消费的贡献度正在发生变化,大众消费客群贡献近50%的旅游消费金额,而高净值客群的贡献值占比受到压缩,但都市休闲客群旅游消费的增长趋势正在显现,这意味着旅游业的增长潜力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周边游方面。
以湖南省为例,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游客的旅游负担,吸引游客数量增长,景区门票降价也促进了周边游的需求增长和二次旅游消费的激发,这表明旅游业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时,能够通过合理的价格策略来刺激消费需求。
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高价的旅游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可能会下降,而相对低廉的休闲旅游消费可能会逐渐扩大,这要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虽然旅游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信心,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相信旅游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希望旅游从业者能够化危机为转机,迎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也应该继续关注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