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在江西宜丰县。唐大中十二年(858年),高僧良价禅师(807-869年)在参访
四方名师后,来到那里。在淌渡洞水时,他突然看到本身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心 窍豁然开通,幡然醒悟,几十年来根究的禅法,本来就像睹水时形与影的关系一 样。他觉得,人不雅万象应该和面对渠水一样,水中的影子恰是水外描摹的闪现,
那也就是禅宗曹洞宗称说的“由事相上能显出理体”的境界。
即若是用形与影相 互对显的关系来理解万事万物,那么就能够到达实理的境界。良价那睹水悟道是 典型的“顿悟”之例。他的弦外之音,则是强调要按本身的主不雅希望去认识世
界,强调唯有主不雅的本身(形),才有客不雅的世界(影)和身外的一切。那也就是释教 禅宗所认为的:在宇宙之间,我就是我,我心即佛,心外无佛,“天上全国,唯我
独尊;万象之中,独露其身”。
恰是从那种认识动身,禅宗强调佛在心中,心即 是佛,觉悟不假外求,得道靠顿悟,用不着以打坐息想、起坐拘谨其心地。
良价涉淌洞水,睹影顿悟,于是末行云游,在洞山募邑民雷衡地建广福禅 寺,宣讲他所悟得的禅宗新法——“五位君臣说”,宣传理事不贰、体用无碍的 思惟,一时四方僧徒趋洞山问法。
此中,宜黄县曹山的本寂僧人(840-901年)到洞 山参师,尽得良价的心经,后回到曹山弘扬师法,宗风大张。因为良价住洞山,
本寂住曹山,禅林便将师徒二人所阐禅派名之“曹洞宗”,视洞山为“曹洞宗” 的发源地。以后,国内许多出名禅林,很多是由曹洞宗法嗣所创,“今全国举宗 者,往往推少林。
而少林所宗者,盖曹洞也。”可见曹洞宗影响之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