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楼髙耸、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古城的一座小山——红山上。宫内 充满释教的壁画、塑像、唐卡(卷轴画)、供物,住着多量僧侣,是善男信女顶礼膜 拜的圣地。同时,汗青上宫内又设政府机关和军事批示机构,还有监狱,西藏地 方上的许多严重工作都在那里做出决定。
布达拉宫原是藏王松赞干布为本身及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营建的王宫。公元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同一全藏,想起他的祖先第27代赞普拉托多聂赞曾在拉萨红山上隐居修行,认为那里是吉利喜庆之处,有利于创基立业,于是把王都从山南的雅隆河谷迁到拉萨。
据记载,松赞干布其时构筑的那座宫殿规模相当宏伟:红山四周筑有三道城墙,城墙内999间宫室,连同山顶上的一间,共千间;宫檐多以宝石为饰,主楼宫室与南面王妃的宫室之间架有一道银铜合造的桥梁。西藏释教徒认为松赞干布是不雅音的化身,奉为兴佛法之王,尊称他为法王,后来又把红山比做不雅音菩萨栖身的说法道场普陀山,用藏语称它就是“布达拉”。
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西藏的政治中心转移到萨迦等地,社会陷入持久战乱形态,布达拉宫因而而破败。据史乘记载,12世纪时,噶当派僧人格西琼布扎色曾在红山上讲经。尔后,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及其门生也曾在那里停止过讲经等佛事活动,申明其时山上已演酿成宗教活动场合。
17世纪,五世达赖使黄教在西藏居于统治地位,成立了政教合一的噶丹颇章王朝。起头执政的三年期间,政府机构设在拉萨哲蚌寺。但政府设在寺院,有碍于宗教的清规。考虑到红山曾是松赞干布住过的处所,分开黄教三大寺(色拉、甘丹、哲蚌寺)又较近,便于指导政教事务。
于是,五世达赖决定在红山为本身重建布达拉宫,达赖其时也被视为是不雅音菩萨的转世化身,布达拉宫恰是传说中不雅音菩萨栖身的宫殿。重建工程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第一期建成的叫白宫,落成时五世达赖刚从北京觐见清顺治皇帝回来,即从哲蚌寺迁到白宫栖身。
第二年他又遭到清朝政府的正式封爵,从法令上确定了达赖喇嘛政教合一的统治权。五世达赖逝世后,持续修建红宫。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布达拉宫全数完工。重建后的宫殿,全数用花岗岩石块倚山垒砌,主体建筑看似13层,实为9层,髙113米,工具长400余米,从布达拉山腰重堆叠叠中转山顶,几乎占满整个红山。
以红土粉刷为标记的红宫居中,内有佛殿和历世达赖的灵塔殿;东部以白粉涂刷为标记的白宫则是达赖喇嘛栖身的冬宫;西部的扎厦是为达赖退役的喇嘛们的僧房。宫前城墙围绕,宫内长廊交织。五世达赖以后,因为西藏处所特殊的政教合一轨制,布达拉宫不只是西藏更大活佛的所在地,充满了浓重的宗教色彩;同时也是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即原西藏处所政府机关的所在地。
布达拉宫堪称藏族文化艺术宝库。宫内数十座殿堂与廊间都绘有题材丰硕、灿艳多彩的壁画,仅白宫的壁画就集中其时全藏66名更好的画工,用了 10年时间才落成。此外,还有近万幅唐卡、几十万尊大小佛像,布达拉宫收藏的珍珠曼荼罗 以及其他数不尽的雕琢、瑰宝、古瓷、经卷和诏书封文、金册金印、玉册玉印等文物,每一件都称得上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