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到底是“丑奴儿”里的还是“采桑子”里的?
两个都对~``看下面注解吧~采桑子是丑奴儿的别名
丑奴儿①
书博山道中壁②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③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新凉好个秋。
【正文】
①别名《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
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几事,欲
说还休。
【批评】
那首词以“少年”与“而今”比照,表达了一种深入的人生感触感染。上片说
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
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
习气。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只显示时间跨度,并且反映了差别的
人生履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
“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那些多并且深的愁,有的不克不及说,有的未便
说,并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
比之少时的幼稚,那或许是干练成熟多了。
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
成心说得轻松洒脱,现实上也是难以脱节心头的繁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
婉,成悲惨”。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