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送述古(苏轼)的赏析简要回答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创做布景〕
那是一首送别之做。
在苏轼的浩瀚做品中,本篇虽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么为人所知,但是它清爽中有深意,天然中寓浓情,也颇耐人寻味。
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一零六九),王安石任参与政事,起头施行新法,剧烈变革。新造内容强调以国为本,付诸施行,却屡屡与民争利。
苏轼主张变革当采渐进体例,逐渐而行。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求务新,操之过急,指出其损民为国而不自知的错误。王安石激进求速之心,使其用人不察,整个官场群小当道,一片紊乱。熙宁四岁首年月,苏轼曾向神宗进言,提醒君上切勿「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得到神宗望其「当为朕深思治乱,无有所隐」的鼓舞。
但是,君臣之间的对话,后来为王安石所知,王极为不悦,便让苏轼权充诉讼繁多的开封府推官,想藉此职位束缚他,让他无暇再向皇帝挑衅新政之非。但折狱明快的苏轼末使王安石失算,反而声名更显。之后,苏轼上「谏买浙灯状」,持论诚心,神宗随之下诏改命。单纯、赤诚的苏轼倾尽全力,复屡次上书,议论新政之过,不屈不挠,但思为国族苍生效力。
可叹的是,生花之笔虽可尽抒己志,毕竟难为强敌所容。拗相公王安石操纵本身的亲戚谢景温,以莫须有之功诬陷苏轼,说他居丧护苏洵之灵柩返蜀时,曾滥用官府卫兵、销售私盐牟利、购买家具、陶瓷。谢氏四处派人搜集证据,但是查了一年,末无所得。
固然如斯,嚣烦邪恶的京城仍是逼得他恳求补外。最初,他在熙宁四年六月来到了丽都杭州。
杭州的秀山丽水让苏轼一到,便不由咏叹「故土无此好湖山」。分开京城,那里成了他的栖身处、游赏地。天然以无私的襟怀拥抱他,老苍生以纯朴的豪情崇拜他。
同僚与他共事和谐,其它年长他近二十岁,又是他上司的陈襄,对苏轼而言,不只是长者,也是知音。
陈襄字述古,反对新法,居朝时,曾恳求神宗贬斥王安石、吕惠卿以谢全国。神宗向他询问何人可用?他起首保举的即是司马光、苏轼。宋史传记第八十载:「安石又欲出之,帝不准。
寻曲学士院,安石益忌之,擿其书诏小失,出之陈州,徙杭州。……襄莅官所至,必务兴学校。平居故意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既亡,友人刘寻视其箧,到手书累数十幅,盈纸细书,大致皆民事也。」熙宁五年蒲月陈襄来到杭州,熙宁七年七月改知南都(今河南商邱)。共事的两年多,他们两人时以诗词相唱合。
施政时,颇能协调一致,举凡赈济饥民,消弭蝗灾,浚治钱塘六井,奖掖后进,皆尽心尽力。那将近八百个日子里,他们在相互生命里,互放亮光,彰显情面相系的宝贵,验证了共赴抱负绝非妄想,而是顺境中不懈的对峙。
熙宁七年陈襄的僚友为他转调南都,曾举行了几次饯别之宴,苏轼在那期间做了多首别诗相赠。
本阙即陈离杭州,苏轼远送至临平,回程所写下的做品。领会以上的创做布景,能够帮忙我们体味面临分别,词家何以情深难舍,泫然泪流。至于词文内容,以下略做浅析,和各人一路分享前人那生命交会的闪亮故事。
〔略做浅析〕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江淹别赋有言:「黯然销魂者,唯别罢了矣」别离之情老是复杂而难言。若是平铺而曲述,则易失之太露;至于盘曲隐讳,恐有晦涩难解之虞。然而优良的诗家常常能够沉着下笔,借景抒情,在天然贴切的表示中,弥漫才调。
李白以浮云写游子欲行未行之意,用夕照表故人依恋不舍之情,意象生动,千百年来,秀句美言,犹让人朗朗上口,频频玩味。苏轼与侄书中有言:「凡文字,少小时需令气象峥嵘,彩色灿艳。渐老渐熟,乃造平平。其实不是平平。灿艳之极也。」苏轼做此词时,年近四十。
他以成熟之笔,平平之言,将恼人的离愁,并常识分子忧国感时之痛,交融于短短五十余言中,「情景合一」即是个中妙处。到达「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境界,文字的传染力,便易使读者产生同情的理解,从而进入词家的心里世界,领略他的快乐与忧伤。
那上片写的是送别述古途中之景。
一路首诗人便用即景之笔,景中动静彼此交织,实情挚意全在此中。舟船启行,渐去,心中难舍化做频频的回首。顾念之间,忧愁绵亘的远山,起伏的尽是舟中人的心头乱绪。杭州的居人已不见,只见杭城的身影,也垂垂地远了。然而往事历历,又如在目前。述古在杭州任内爱民如子的办法,和离去时对杭州「居人的眷顾尽在行间」。
委婉不露的表达,宋词的婉约就在此中。若再以欧阳修踏莎行末两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来赏析此处,六一居士写的是送行者别情依依,痴立怀远之态。其实,「行人」早已是眼中所不见,可是思念之心却能够望穿春山。而本篇「居人」虽言不见,实则不断在心中。
虚实相生,更添意味。接着诗人写的是临平山上的塔。此句曲可谓信手拈来,梦想奇异。有道是「情近乎痴而始实」,山上亭亭而立的无情物,竟引得诗人痴人痴语,在「谁似」中,慨叹本身未如塔中高而能望远,再目送述古远去。况蕙风曾言:「『实』字是词骨。情实、景实,所做必佳。
」拿来检视诗人那番痴心无邪,实是恰如其分。不外,也像前句的似虚若实,「谁一似」其实也反映诗人藉无情之物反衬本身心非木石,面临分别又岂能无动于衷?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下片则述归来思念之情。友人既已远逝,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凄清是此夜的风,吹得枕头冰冷,令人难以入梦。俞伯平先生评李后主清平乐「路遥归梦难成」说:「梦的成否原不在乎路的远近,却说路远以致归梦难成,语婉而意悲。」此处「一枕初寒梦不成」、「秋雨晴时泪不晴」亦同其理。
认真探究,诗人笔端有泪,凄入心脾,惜别密意显露在外,「志士独暗暗」之叹隐而在内。荧荧残灯斜照处,惜别心酸的词家,梦何以不成,泪何以不晴的原因,除了思念,恐仍是忧国伤时所致。
做品中的忧愁风雨,是实情实景,更是两人所处时代情况的写照。
尔后五年,密州、徐州、湖州都有他的任所,而「乌台诗案」更逼得他入狱,功几至于死。后来虽幸运免于一死,迁移谪居的岁月在黄州延续。「初寒」有他对政治情况的灵敏感触感染,因而有抱负难成之叹。但是,苏轼并不是消极的灰心主义者,从那阙词的声情来看,他未用呜咽之音写心中的哀痛,平声的「庚、清」韵,透露了此歌哀而不伤,自有一份安静的力量。
那力量何来?来自他性格中乐不雅积极的精神,当然也来自「长者、知音」的密意提携与鼓励。友谊之光,一如暗夜下的孤灯,其光虽弱,照旧是出息的明引,让本身凭仗着它,在暗夜中,不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