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诲的意义有哪些
为什么要开展劳动教诲
为什么国家会对劳动教诲提出这样1个高规格的要求?
冯光国:劳动教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诲制度的1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1定的成效。而近年来在1些青少年群体中也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特殊育人价值在1定程度上被漠视 ,劳动教诲正被淡化、弱化。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全党全社会必须要高度重视,摘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诲。
如果青少年劳动能力不足,对于未来自身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冯光国:劳动发明美好幸福生活,如果说劳动力不足,那就不可能发明美好生活,也就不可能发明美好的人生,更不可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大家要积极参与劳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水平 ,牢固树立劳动最荣耀 、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漂亮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看,体认劳动发明美好生活、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植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对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来说,在劳动教诲的实践中应该注重哪些问题呢?
冯光国:首先,学校要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培植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准劳动教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看,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其次,遵循教诲的法则 ,劳动教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让孩子体验亲历劳动的过程,来提升育人的实效性。第3,体现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1些新的劳动形式出现,要通过强化综合实施和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诲的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第4,家庭劳动教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诲要多样化,形成这种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格局。最后,坚持因地制宜,要依据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条件,足够 挖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可利用的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摘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诲,避免1刀切。
怎样开展劳动教诲
《意见》强调把劳动素养评判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1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这对于学生来说会有哪些影响?
冯光国:首先,把劳动教诲纳进学生综合水平 评判,会使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劳动教诲,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校来说,也会对劳动教诲格外重视,不像原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其次,在劳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劳动可以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进而能够深刻的熟悉到劳动最荣耀 、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漂亮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看,逐渐形成1种良好的劳动习惯。
在新学期开始之后,学生将会接受到什么样的劳动教诲?具体都会有哪些?
冯光国:劳动教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的,学校要有目标、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与日常的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切实经历这种动手实践、磨练意志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将劳动教诲与智育区分开,防止用文化课的学习来取代劳动教诲。也就是说,劳动教诲主要是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出力流汗、磨练意志,要定期在家里进行日常劳动,定期到工厂、农村往参与劳动,定期到社会上参与1些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通过这些方式来完成1定的劳动量。
学校通过什么样方式能够真正把劳动教诲做实、做好、做细?
冯光国:首先,学校要在《意见》中规定的劳动教诲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学校校本化的劳动教诲目标。第2,在构建校本化的劳动教诲目标的基础上,基于学校的校情、学情来构建劳动教诲的课程内容体系,这个内容要做到因地制宜,体现时代性。第3,要探索劳动教诲实施的有效方式,坚持育人导向,遵循教诲法则 ,以体力劳动为主,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强化综合实施,做到劳动教诲必修课和其他课程、其他活动的有机融进,做到家庭、学校、社会劳动教诲有机结合。第4,要建立学校劳动教诲评判体系,笔录学生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收成,更好的发扬评判对劳动教诲的激励和引导作用。